日期:2025-10-29 13:16:59

秦可卿是《金陵十二钗》正册中的人物,但她也是最早死去的那一个。她的死非常突然配资平台app下载,而且有很多让人怀疑的地方。后来,曹公在批阅时做了一些增删,这也让秦可卿之死的真实原因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
虽然后人有许多猜测,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原文,结合上下文的情节,仍然可以发现一些线索。最明显的一点就是,秦可卿死后,她身边的人马上就显得不对劲了。 首先看看贾珍。秦可卿是他的儿媳,作为公公,儿媳死了,他立刻哭得泪如雨下,甚至说“长房绝灭无人了”,这种反应非常不寻常。过去的男人可以娶多个妻子,尤其是贵族公子,贾蓉还好好的,而且正年轻。即使秦可卿死了,贾蓉完全可以再娶,宁府的长房也不愁没有后代。因此,贾珍的反应显得有些离谱。 更奇怪的是,秦可卿死时并没有什么显赫的身份,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头衔。然而,贾珍为了她的葬礼能风光一些,居然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,给贾蓉捐了个官。你可能以为贾珍是疼爱儿子,其实他是在疼爱儿媳。即便秦可卿得到了诰命,按规定,她也不可能享用那么昂贵的樯木棺材,只有王爷级别的人才能用那种棺材。可是贾珍执意使用,似乎只有这样,他心里才能稍微舒服些。由此可以推测,秦可卿的死并不简单,绝不是因为生病,而是有某些隐情。脂砚斋在后来的评论中,也忍不住透露了真相,说原本有“秦可卿淫丧天香楼”的情节,表明秦可卿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死去的。 再回到贾珍的反常表现,很容易就能猜到一个答案: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不寻常。从焦大的醉骂中,我们也能找到一些证据。 接下来看看尤氏,尤氏是个很有趣的人物。平时看似一切正常,但秦可卿刚死不久,她就开始犯旧疾,不能出来处理家务事。于是,贾珍找来了王熙凤来协理宁国府。你如果以为尤氏真的是生病,那就太天真了。她根本没有什么旧疾,实际上她是心病。她肯定知道了贾珍和秦可卿之间的事,觉得自己丢人,因此不愿意再露面。 而贾珍,估计也知道尤氏已经察觉了这些事,尤氏说自己犯了旧疾,他也没有揭穿她,反而直接去找王熙凤。贾珍心里明白尤氏有没有旧疾,怎么可能不清楚?后文中,贾敬去世后,贾珍又开始以习射为名,聚赌、寻欢作乐,这时候尤氏又在干什么呢?她理应管家,但她既然管不了,就装作不知。脂砚斋曾对尤氏做过评价,说她德才胜过凤姐十倍,但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谏夫治家。尤氏并非无才,只是她的话贾珍根本不听。所以,秦可卿死后,尤氏称病不出,一方面是觉得丢人,不想再为贾珍擦屁股,另一方面她也管不了贾珍的事,干脆选择不闻不问。 再看看贾蓉。秦可卿是他媳妇儿,可她死后,我们却好像看不见贾蓉的身影了。最应该忙最应该伤心的人不是他吗?他为什么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?当秦可卿生病时,我们还能看到贾蓉请医生、煎药,似乎非常关心她的病情,而秦可卿也说过,两人婚后是相敬如宾,从没红过脸。如果他们夫妻真如秦可卿所说那么和谐,那么她去世后,曹公应该给贾蓉更多的戏份,写下他的悲伤和眼泪,但却没有。而曹公把所有的悲伤留给了贾珍,这就很奇怪了。 显然,贾蓉可能知道父亲和妻子之间的事,看到父亲如此反常,心里肯定也很难过,甚至会选择像尤氏一样躲起来。毕竟,贾珍什么事都亲力亲为,根本不需要贾蓉插手。如果他不参与,倒是能避免自己和父亲的冲突。所以,贾蓉可能选择了沉默,甚至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。 再看秦可卿的丫鬟宝珠和瑞珠。她们是秦可卿的贴身丫鬟,显然她们也知道一些内幕。瑞珠在秦可卿死后也跟着自尽,宁府向来待下人宽厚,从没有出现过主子死了,丫鬟陪葬的情况。瑞珠为什么会死呢?唯一的可能就是她知道贾珍和秦可卿之间的事情,觉得自己的前途没有希望,干脆选择一死了之。而宝珠则通过成为秦可卿的义女永远离开了宁府,她的做法相对更好,至少活了下来。她选择了一个能让自己活命的出路,而瑞珠的选择则显得太绝望了。 如果贾珍是个正直的主人,贾蓉也是个成熟稳重的公子,贾府的丫鬟又怎会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呢?若父子二人真的心地善良,秦可卿之死也不会发生。 不仅仅是府中人对秦可卿的死感到疑惑,整个宁府的人都觉得秦可卿之死不简单。荣国府中,和秦可卿交情较深的王熙凤,听到秦可卿死了,竟也吓了一跳,出了一阵神。而贾宝玉则直接吐血,表现得异常震惊。这一切都表明,秦可卿的死非常突然,绝对不是正常的病死。虽然曹公在后期做了删改,删除了“秦可卿托梦王熙凤”的情节,因为这件事原本有功,曹公不忍抖露秦可卿的丑事,但我们依然能从这些细节中看出,秦可卿的死远没有那么简单。脂砚斋的批注多于其他章节,提到的“淫丧天香楼”情节,以及不止一处的未删之笔,都在告诉我们,秦可卿的死,绝非偶然,不应轻易忽视。 发布于:天津市维度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